海南省大健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海口儿童康复分公司(原海南大健康儿童康复医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设发育行为门诊、名医工作室、评估室、集体教室、个训室、奥尔夫音乐教室、游戏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多感官室等。
中心依托机构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康复科,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授予的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海南省省Ⅰ级临床重点专科,海南医学院校内A级重点学科。
中心由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康复科全面托管,以管理平移、技术平移、品牌平移,统一医疗安全和质量要求、统一医疗服务模式、统一学科发展规划的发展策略,有效地开展儿童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多动症、抽动症等疾病的研究、教学和诊疗康复工作,将根据实际情况为患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形成评估、诊断、干预、治疗、随访及家庭咨询的一体化服务模式。项目将在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心理学、现代康复医学模式内容,在不断提升特殊儿童的治疗、康复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医教康融合研究,创新方式方法,开展数字医疗,打通医院到家庭、社会的关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中心康复模式特色
1.以密集个训为特色的早期儿童家校结合训练模式
针对早期儿童的需求,即以密集个训以及游戏互动为主,中心在早期儿童的训练模式探索过程中,尝试利用并结合早期丹佛模式(ESDM)、project impact,开展以“中心+家庭”相结合的密集训练模式。家校结合训练模式的核心目标是父母能够针对儿童早期干预计划开展有效干预,并将康复训练与各种日常生活情境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家长通过增加孩子学习机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教会玩角色扮演游戏等方法,逐渐培养孩子的主动社交、学习以及语言能力。项目通过赋能家长,使家长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尝试改变自己与孩子互动的惯有模式,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主导者和接受者转变为平等的同伴关系,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参与性,最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预后。
2.以幼小衔接为特色的学龄前儿童转衔训练模式
整合康复治疗学、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借鉴VB-MAPP转衔评估及安置方法,为儿童提供系统化的转衔服务及指导。幼小衔接转衔训练模式,基于儿童的总体技能和现有学习能力提供客观评价的科学方法,从18个可测量的领域帮助教育者和家长为儿童的下一步转衔做出各种决定和设置优先顺序。其大致将儿童入学条件做三个维度的分析,包括:儿童学校学习环境学习常规的适应性;儿童学校学习能力的适应性;儿童学校生活环境或者生活常规的适应性。以此为基础,分别以学生学习常规适应性以及学习能力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课程及训练项目的设定,具体内容涉及教学控制、负面行为干预、课堂规则建立、集体技能以及适应性行为等方面。
3.以音乐治疗为基础的特色课程拓展
音乐治疗是集音乐、医学、心理学、神经康复学为一体的学科,尝试以音乐为手段以治疗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把音乐的功能从单纯的审美和娱乐扩展到促进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地广大领域。中心尝试以儿童的兴趣出发,关注儿童内心世界的开发,使音乐成为儿童自身的需求,从而给儿童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空间,去探究、发现,并在集体表演和学习中,赋予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中心针对儿童需求,开展“发育障碍儿童乐器启蒙干预”、“发育障碍儿童音乐舞蹈启蒙干预”等特色课程。
负责人:吕老师
咨询电话:19907649742